一进到游乐场,我们发现一个四岁多的小男孩在专注的盖房子,为了不打扰他,我们选择玩别的,过了一个半小时,小男孩还在玩盖房子的游戏,刚好旁边堆置了一些没用的砖块(可能是用塑料做成的,材质很轻的),我们等得实在太久了,宝贝也想玩,我们就拿了一些到一个脚落盖好了一栋房子。
一位妈妈带着差不多三岁的小男孩,一过来妈妈就鼓动小男孩拿我瑄瑄盖好的房子的砖块,这个小男孩还推倒了瑄瑄的房子,我把它重新搭好,女儿正在旁边拿别人没用的砖块,没注意到,这位妈妈又鼓动小男孩再次推我重新建好的房子,并要拿走砖块,这时女儿搬砖块来了,她看见正推他房子的小男孩,她扬起了她的小手碰到了小男孩,嘴里说,“唉,唉。”意思是不准动。
与此同时,我对这位妈妈说,“请你不要拿。”话音刚落,这位妈妈就激动地说,“这是公用的。”
“你可以拿旁边的,”我说。
“什么,你孩子打人,这么小就打人,大人也不管一下,”女人很大声地说。
“你破坏了我女儿事物的完整性,她当然打啦。”我也情绪很激动。
“这么小就打人,长大了还得了,”女人大声的嚷。
“你破坏了我女儿事物的完整性,她当然打啦,她打人了吗?咦,我怎么没看见,那对不起啦,对不起,”我尽量压制自己说。并且蹲下来对女儿说,“宝贝,不可以打人的,你可以采取其它方式,比如说,请他们拿旁边不用的砖块。”
我情绪很激动,觉得需要别人的倾听,因为那女人,还在不停的说,“小孩打人,大人都不管,长大了怎么办?”我转过身对四岁多专注地搭积木的小男孩的妈妈说,“你想想,你小孩搭积木搭得好好的,忽然有人把他的东西推倒,她当然情绪激动了,小孩子都是特别重视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东西的,怎么我不知道我女儿打了小男孩?”
这位妈妈说,“其实也不算打,只是摸到了一下。”
这女人走开了,嘴里不知骂了一句什么,还不停的说,“小孩打人,大人都不管,长大了怎么办?”
“请你不要骂人,”我说道。
“妈妈,我没有打人,”旁边的瑄瑄忽然对我说。
“宝贝,扬起了手碰到了就表示打了,你以后可以采取别的方式,比如可以说,请你拿旁边的积木,”我轻轻的说道。这时我的心在滴血,那女人伤害了我女儿,为了满足自己儿子的愿望,视我们不存在,破坏我女儿物的完整性,还一脸的无辜,大声宣扬我女儿打人了,唯恐全天下的人都不知道,而我这个妈妈女人走下楼后才知道,我的话也伤害了瑄瑄,我应该相信自己的女儿。孙瑞雪老师说过,小孩扬起手,或者说,打死你之类的话,是排除他人的意思,并不是打的意思,可是我当时并没有相信自己的眼睛,自己的孩子,只是顺着那女人的话去思维。对不起,宝贝。
那女人又再跟游乐场管理人员说,“小孩打人,大人都不管,长大了怎么办?”那管理人员也不停的‘代我说对不起’。
我克制自己的怒火,努力地想随她怎么说吧,我自己清楚就行,有些人是无法沟通的,你即使杀了她,她也不会明白自己错了,与其说,不如不说。当时我没有考虑那女人说的那些话会不会给女儿带来伤害?也许瑄瑄并不知道成人的自我安慰方式。
今天我后悔了,要是此时此刻重新发生这样的事,我一定会冲过去,告诉那女人,“你爱你的孩子可以,但是不可以给别的孩子带来痛苦,小孩子辛苦建立起的东西,被你们毁于一旦,她一定会痛苦,请你带他拿旁边的积木,旁边很多,为什么偏要拿我这的,你以为我好欺负?”
宝贝,让你卷入成人中妈妈错了,别人说我可以,但是不能骂你。